
摘要
贷款的时候我们常常很关心利率,因为成本支出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然而绝大多数人对利率的了解都比较模棱两可,所以今天小编要来好好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贷款的时候我们常常很关心利率,因为成本支出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然而绝大多数人对利率的了解都比较模棱两可,所以今天小编要来好好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利率是什么?
根据《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官方的解释,银行的贷款利率是指借款期限内利息数额与本金额的比例。如果银行规定的利率是5%,那么利息金额就是所借本金的5%。比如你找朋友借了1万元,借期为一年时间,利率为10%,那么最后你还朋友的本金为1万元,利息为1000元。
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5。
利率一般有分和厘的单位,月利率1分的意思为1%,月利率5厘的意思为0.5%。
那我们常听说的基准利率又是什么?
基准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央行会根据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对其做出调整。存款和贷款会在在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基础上,视不同的情况上下浮动。
举个例子,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贷款利率需要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再举个例子,在商业贷款中,如果用户的还款能力强、信用记录良好,可能享受利率上的优惠,比如下浮利率,但具体下浮多少,不同金融机构有自己的标准,从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已经取消了0.7倍的下浮利率下限。
2020年8月,我国的基准利率有了最新更新。如果是短期贷款(一年以内,含一年),贷款年利率为4.35%;如果是中长期贷款分为两种情况:一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年利率为4.75%,五年以上的贷款年利率为4.90%;如果是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五年(含)以下的贷款年利率为2.75%,五年以上贷款年利率为3.25%。
基准利率有什么作用呢?
从市场化的特性看,基准利率不仅可以反映实际市场的供求状况,还可以反映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从基础性的特性看,基准利率与其他金融市场的利率或金融资产的价格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最后从传递性的特性看,基准利率反映的市场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 标签
- 银行贷款